一、所謂的「身至念」其實就是身念處,這是四念處之一,念處是心念所聚焦之處,念處的修行,目的在培養當下覺知能的能力。身念處是將心聚焦在身體上的一種訓練。
二、身念處的訓練包括定、慧兩項,可導向無為之道:
1.定的修行:開始時主要在培養專注力,亦即禪定的功夫,若經常作身念的練習,可以不斷提升心的專注力,會獲得基本的定功。
2.慧的修行:有了基本的定功後,有能力對於身體的狀況,作更微細的觀察,透過不斷地訓練,最後便可體証到我這個色身,本質上是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,由此破身見,即佛教所謂的「見法」,亦即體悟宇宙真理之義,一旦見法後,便斬斷了煩惱的根源,從此對於世間事物,不再執著,貪嗔等煩惱日見減少,在一定期間內,必定斷盡所有煩惱,証得涅盤無為。
因此說身至念導向無為之道。
三、身念處的具體修行方法:
〈一〉.身念處的修法,漢傳佛教較少教導,南傳佛教則有詳細的教導。
〈二〉.其修行項目甚多,目前在台灣的教學,較常為學者採用的有
1.正知:亦即聚焦於身體的某個主要動作上,例如行走時,聚焦於走路的動作上,右腳跨出,便在內心作一標記:「右」〈不必說出〉,左腳跨出,則標記「左」,這是最基本的一階訓練,如果在自家或道場,可以有二階至六階的行禪訓練。
文章標籤

denised4p06t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關心 與 擔心 ? 兩者看似相應,其實差異極大,為何? 一種是「當下的行為」,另一種是「未來的思維」。 "關心"屬於一種行為上的表現,它是當下的產物(無時間、空間概念) "擔心"屬於是心智的詭計,它利用思維帶您到了未來, 再因恐懼同時產生感知(即擔心...)。 但其實「未來」永遠不會到,我們總以為明天是存在的, 但真相只因為慣用大腦思維,才將未來(恐懼)帶來現在呈現。 這就是煩惱的起源,因為想到過去、現在、未來(故佛法言~三心不可得) 題主說得沒錯!關心與擔心,覺觀而已。 只要覺察念頭的虛妄(三心)即可,其它啥都不用做。 再三強調: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。知妄即離,不假方便。
別擔心了,擔心是未來的事,而未來永遠不在當下。 阿彌陀佛!小樺淺見
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150526000015KK02641


文章標籤

denised4p06t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您好!

心中有阿飄--
见飄是飄,见人是飄,见照片如见阿飄..

心中無阿飄--
见飄不是飄,见人不是飄,见照片不見阿飄.
.
真即是假,
文章標籤

denised4p06t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